無藥無針,紓解你的痛症

在現今繁忙的社會中,我們都會因為工作、運動等因素而患上各種痛症,很多人休息了一會,痛點消失或減輕了,便認為「痊癒了」。怎料,當做某動作、觸動某部位時,又開始「發作」,甚至疼痛加劇。為什麼?

 

找出痛症原因,給予針對性治療,方為上策。

 

我們提供脊骨神經科治療及保健 (又稱脊椎治療),以不用吃藥、不用打針的方式處理你的痛症。 

脊骨神經是什麼?

脊骨神經控制及協調身體各部位和大腦,以確保身體運作正常。

神經系統遍佈身體各部份,控制著身體的肌肉、器官和代謝,負責協調身體功能。

脊醫提供脊骨神經科治療
  • 若神經所傳遞的訊號受干擾,身體部位便無法接收正確的神經訊息,身體的正常活動便會受到影響

  • 痛症便是神經受干擾、身體所顯現出來的 「結果」

為什麼脊骨神經會受干擾?

整條脊椎骨是以7節頸椎、12節胸椎、5節腰椎、骶骨和尾骨等骨節形成

「脊骨神經」故名思意是沿著脊骨 (或稱脊椎) 的神經線,而整條脊椎骨是以7節頸椎、12節胸椎、5節腰椎、骶骨和尾骨等骨節而形成的,支撑整個身體結構。

 
脊骨錯位指脊椎骨骨節不在正常的位置上

若脊椎骨骨節不在正常的位置上,即稱為脊骨錯位,脊骨神經亦會受影響,甚至受損。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動作姿勢及疲勞累積都有機會引致脊骨錯位的形成,使脊骨神經無法正常運作。

 

脊骨神經不能正常運作會怎樣?

脊骨神經受損傷或干擾,將產生不適感及痛症

如你的脊骨神經受損傷或干擾,將產生不適感及痛症,不論是急性或是慢性的。除了肉體上的不適,隨著時間的推移,精神亦會受影響.對日常生活、行動、心理上造成障礙。

脊骨神經科治療簡介

「脊骨神經科治療」(又稱脊醫治療/脊椎治療/脊骨治療) 是專門針對脊骨及有關痛症的治療,是利用矯正脊骨的方式去處理脊骨錯位所引起的神經系統問題,由脊骨神經科醫生 (脊醫)為患者治療。

脊醫治療怎樣幫到我?

 

脊醫以專業手法檢查顧客脊椎骨

脊醫透過與患者進行咨詢及交流,透過觀察患者的肢體形態、 詢問病人的痛症、徵狀及以往所患過的疾病等,然後再以專業手法檢查相關部位及參照X光片,將得出的相關數據加以專業分析,準確判斷患者脊椎偏移/偏差的情況,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個人化治療及保健方案,長遠紓解痛症及其他身體上的不適感。

治療流程

脊醫以專業手法檢查顧客脊椎骨及分析姿勢

進行脊椎檢查、姿勢分析,患者或需拍X光片

脊髓向顧客講解結果及為他度身訂造的治療計劃

結合X光片影像及檢查分析作評估,度身訂造出合適患者的治療方案,然後向患者講解她/他的身體狀況及治療計劃

脊醫提供脊椎治療給顧客

進行治療,每次治療都會按患者當天身體狀況調節

脊醫因應顧客的身體狀況而微調治療手法

隨著患者身體的變化及康服進展,治療內容將被微調

治療方式

脊骨治療中,脊醫將以專門手法治療為主,如患者情況需要,會使用專業儀器 (如:脊醫調整床、及衝擊波) 及鞋墊等方式以輔助,助患者回復健康狀態。

脊醫調整床

脊醫會用脊醫調整床為病人提供脊骨治療及保養

聚焦式衝擊波治療儀

脊醫會用衝擊波治療儀為病人提供脊骨治療及保養

誰可接受治療?

治療中所用到的專業手法及儀器都是安全、非入侵性的。

只要身體狀況許可,任何年齡人士都可以接受脊骨矯正治療,包括小童及長者。更多資料...

 

 

找出致痛根源,有效紓解痛症

脊骨保養

我的脊椎沒有不適或痛症,不用看脊醫吧?

脊椎骨是需要適當的養護,定期保養是必需的,就像我們的牙齒一樣,定期洗牙,維持良好狀態。日常生活中,肢體動作難免帶有少許偏差,若這些偏差長期累積會造成錯位,錯位會引致不同程度的痛症產生,當痛症出現,其他的健康問題亦將隨之而來,無論生理或心理上。「防患於未然」,要身體一直處於健康狀態,保養動作不可缺少。

經過治療,我的痛症已痊癒,不需再看脊醫吧?

經過一系列的脊骨治療,身體逐漸回復良好狀態。接下來,「維持」是保持整個身體健康的關鍵。車輛定期保養能保持其性能,讓它在馬路上持續正常行駛、奔馳。同樣的,脊椎的定期保養能讓身體運作正常,讓你靈活行動,甚至心理、精神上都處於健康狀態。

常見痛症

很多人長年被頭痛困擾,四處求醫卻沒法根治。頭部的疼痛或有多個因素而形成的。由於頭部和身體是有連繫的,所以當身體某些部位感到不適,頭部亦會有機會受影響。例如患者的盤骨歪了,頸椎及頭部要適應偏差了的盤骨,久而久之頸椎會出現錯位,造成頭痛。

 

📍症狀:頭暈、作嘔、額頭繃緊、視覺混亂、幻聽、麻痺 

✅治療方式: 調整錯位、改正姿勢、恢復頸椎應有的生理弧度 

頸痛

頸痛及肩頸痛是都市人最常見的徵狀,亦都比較容易被混淆。「瞓捩頸」(即落枕)就是常見的頸痛例子,睡醒後頸部緊繃、隱隱作痛,甚至將頭左右轉動都不太易辦到。其實頸椎比其他脊椎纖細,同時亦是活動得最多的部位,所以很容易過勞、受傷。而有頸痛的患者,有些還有頭痛伴隨著。

 

📍症狀:肌肉繃緊、頸部周圍疼痛、頸部活動範圍減少、頭暈、手麻痺、平衡失調 

✅治療方式:調整頸椎錯位、放鬆頸部周邊組織、改正姿勢、訓練強化頸部肌肉、正確使用枕頭

上背痛

上背,是指胸椎範圍的骨節,即肩胛骨周圍。長時間保持向前彎的姿勢,上背特別容易出現疼痛、酸痛。例如文書工作者,因工作關係,需常常面對電腦及打字,很多時上身自然而然地向前彎。由於這部位對應著心肺及氣管,如胸椎繼續受壓,置之不理,後果可以十分嚴重。

 

📍症狀:肩胛骨周圍肌肉繃緊、呼吸受阻、心肺功能欠佳、寒背

✅治療方式:調整錯位、拉筋、鍛煉背肌、改正姿勢、呼吸訓練

下腰痛

腰痛是最常見的問題之一。都市人工作忙碌,腰容易有毛病。從事各行各業的人士都會有不同程度、不同位置上的痛點。從事體力勞動工作的地盤工人、送貨司機因不斷重復搬運的動作,過度使用腰力或「就力」,周邊肌肉容易繃緊及勞損,而腰椎亦因此出現偏差;

需坐著工作如OL、接待員,長期維持同一動作,腰部肌肉長時間沒活動而緊繃,加上姿勢不當,脊骨神經因而受壓,可能會產生坐骨神經痛

日常生活中,很多看起來很簡單的動作,如:站立、坐著….等,若姿勢不當,是很大機會患有腰痛,甚至更多痛症。

 

📍症狀:椎間盤突出、疼痛、麻痺、無力、可動範圍受限、失禁、平衡力欠佳

✅治療方式:調整錯位、改正姿勢、鍛練身體、使用腰封

手痛

患者大多最先出現酸痛情況,然後會有麻痺感,再者會感到疼痛。酸痛問題比較易解決,一般都是用按摩槍、看跌打、休息一會,情況就得到紓緩。至於手麻痺,就是進一步、較深層次的問題,很多時候一遇上手痺,休息一會便恢復正常,但奇怪的是,很容易又再麻痺,重復發生。直到疼痛看醫生才會發現更多隱藏性的問題。出現麻痺感是因為脊骨神經已被擠壓,而手麻痺好可能是頸椎錯位所致。

 

📍症狀:肩周炎、酸軟無力、麻痺、抽筋、忽冷忽熱、手關節痛

✅治療方式:調整錯位、改正姿勢、衝擊波治療、運動按摩、拉筋

腳痛

我們平時活動都需要運用到雙腳,可見保護雙腳對我們來說是極其重要。現今社會,大多數人都有不同的腳痛問題,症狀由輕微如行走時後跟發痛,嚴重至腳關節痛影響到雙腳失去平衡而跌倒。除非是遇到意外,很多時候腳痛都是長久累積而存在的問題。根據經驗,患有腳痛的人都會有腰痛、上背痛、坐骨神經痛等脊椎骨問題,可見這些痛症都是有關聯性的。

 

📍症狀:行走時「戟」腳、平衡欠佳、麻痺、抽筋、腫脹、膝蓋無力、腳形偏差、關節痛

✅治療方式:調整坐姿、鞋墊、拉筋、鍛鍊肌肉、衝擊波治療、運動按摩

常見問題

脊醫治療安全嗎?

  • 脊醫治療是安全的。脊醫與西醫一樣,要學習病理學、臨床實習等等,甚至解剖學,學習及培訓期都是要經過4至6年,再加上實習訓練,方可行醫的。在香港,只有合資格的人士才可註冊為脊醫的,需嚴格遵守有關專業守則。這是一個信心及安全的保證。

  • 近年,經過國際交流及研討,綜合得出的結果顯示,脊醫治療的副作用風險是少於百萬分之一以下,即近乎沒有,對比起一般手術的副作用,脊醫治療明顯的安全得多。

脊醫是怎樣去做治療?

  • 脊醫是以非入侵性的方式去做治療,不用吃藥、不用打針。脊醫會根據檢查的結果,加上X光片所顯示的部位及骨骼偏差錯位的方向與角度去進行一系列的手法矯正,亦會因應病人的身體狀況而調整力度及方式,為患者提供適切及個人化的治療。

      脊醫治療流程

脊醫治療同物理治療有甚麼分別?

  • 脊醫及物理治療師在處理同一個痛症問題/徵狀時的出發點大相同。脊醫是由人體神經系統的運作為出發點,以骨骼及關節的排列一一去分析。脊醫的治療是以矯正錯位的手法將輕微移位的關節及骨骼回復正常位置,確保神經系統運作正常、神經線的收發訊號功能正常,激發身體自愈能力。

做過手術、體內有植入物可以接受脊醫治療嗎?

  • 不論患者體內是裝有心臟起博器、螺絲、鋼片或其他物,都可以接受脊醫的治療。檢查時,脊醫會與患者討論有關細節,徹底了解患者狀況後,再根據雙方同意的方案施展手法治療。治療的過程當中會保持良好的溝通,隨時微調治療內容,助患者恢復健康。

小童可以看脊醫嗎?

  • 可以的。小朋友跟成人一樣,骨架結構雖未成熟,但神經線的分佈大致相同,所以同樣都會有錯位的問題。由於小朋友處於發育期,身體變化特別快,不會察覺到身體有異樣。很多時候,成長發育完成後才發現身體異常,但身體上的骨骼已定形,屆時需改變或矯正可能要花上更多時間。因此,小朋友是應該看脊醫的,預防勝於治療,越早發現問題就越容易處理。

長者可以看脊醫嗎?

  • 可以的。隨著年紀增長,多多少少都積累了一些病症、痛症,但這些病痛大多都是因為長期疲勞、姿勢不當或不良的生活習慣等而引起的。有些人年紀二十多歲便有痛症,有些人五十多歲還能活動自如。由此可見,年紀大小跟痛症並沒有等號,不代表痛症是老年人的「專利」。

  • 骨質疏鬆是老人常見問題,其患者的骨骼,包括脊椎,會因鈣質流失,脊椎骨節間的活動會因而產生變化,壓迫神經線。這些錯位正正就是脊醫治療的範圍。跟牙齒一樣,若我們給予適當的保護,定期作調整及保養措施,確保脊骨同神經線正常運作。就算你是長者,相信你的身體各部份都會「長久耐用」。

孕婦可以看脊醫嗎?

  • 可以的。孕婦是更加需要接受脊醫治療。女性懷孕的時候,身體經歷巨大的變化,身體的重心、關節的負擔、荷爾蒙的變化等,各種生理因素都會對神經系統做成負擔,特別是下半身及盆骨位置。如孕婦接受脊醫治療及跟進,能幫助她們保持身體的平衡、靈活性及柔韌性,確保身體正常運作之餘,亦可減輕懷孕時的痛苦,盆骨保持正確位置可幫助順利生產,對產後恢復亦有很大的幫助。